鄉下人口的流失,耕地面積的銳減,種田人高齡化的趨勢,和年輕人因為觀念、社會價值的轉變,不能也不想承繼種田的工作,在在凸顯了農業問題的惡化。當現有種田的人漸漸老去,又沒有年輕人肯援手種田的工作時,農業、農村、農民的未來該走向何處?年底要在香港舉行的WTO談判會議,期盼參加的代表能有助於農民的「未來」。
絕食是一種決心的展現,為的是表達出對於農業困境的焦急與憂慮。持續六天的時間,是一種身體的慾望與心靈的渴求之間的拉鋸戰。要有多大的動力,多強的意志,才能支持繼續地維持所設定的絕食天數,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擾與身體妥協的動搖?!
一個人的力量有其限度。要真實表達出內心的感受,需要肯定的告訴自己,堅持理想的正當性與不變性,那是一種緩慢而又冗長的過程,並不會因為身繫囹圄而有所改變。深植心頭的那一股力量與熱情,經過時間的考驗,更加鞏固了我的信念。
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,一定會再開啟另一扇窗,而那一扇窗,正是我所尋求的。
楊儒門 2005年11月21日於北所
‧聲援楊儒門聯盟 Blog 錄蠻坑
‧WTO天烏烏‧走出台灣農村路 活動說明
(繼續閱讀...)